setting

世界学联的代表

书名: 延安1938 作者:王纪刚 字数:148839

  延安的人们,期待世界学联代表团的来临,已经有三天了,三天以前延安市上就布满欢迎世界学联代表的标语和旗帜。

  在世界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世界学联派遣国际学生代表团来华考察。1938年6月25日,延安《新中华报》第2版以《欢迎国际学生代表团》为标题做了报道:

  国际学生代表团,上月来华后经各大城市参观视察,于本月二十日前后可达西安。

  国际学生代表团,是反法西斯反侵略的青年战士,是为保卫人类和平的青年战斗员,我们首先向这几位青年朋友致热烈的诚意,并遥寄以无限的欢迎!

  ……

  我们相信他们这次亲自来华,更清楚地看到了日本法西斯是如何惨无人道,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为保卫祖国,为中华民族解放的英勇精神,将能向全世界人民全世界青年做广大的宣传,号召全世界青年,采取更有效更实际的办法来援华反日,来一致地完成全世界反法西斯反侵略保卫人类和平文化的伟大事业。

  1938年6月29日,古城延安迎来了世界学联的代表,延安组织了近万名的群众,举行盛大的欢迎会。第二天出版的延安《新中华报》的报道,即使现在读来仍觉得如临现场:

  延安青年学生欢迎世界学联代表

  延安的人们,期待世界学联代表团的来临,已经有三天了,三天以前延安市上就布满欢迎世界学联代表的标语和旗帜。

  由于西安到延安间,道路的崎岖。柯乐满、雷克难、傅路德、雅德等一行四人,迟至二十九日正午十二时半,终于来到了我们延安……

  这时,炎热的阳光,正高悬在空中,延安南门外的广场上,挤满了千万的群众,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市自卫军、少先队、艺术学院、鲁迅小学、边区青年救国联合会、边区妇女联合会等以及驻延各部队都到齐了。连数百个小足妇女都来了。写满英文和中文的“欢迎世界学联代表”的旗帜在每一行列的前面飘扬着。

  十二点三十分,世界学联代表团的所乘汽车行抵延安,在千万群众的欢呼下,世界反法西斯的青年学生代表和他们的欢迎者第八路军代表滕代远、萧劲光,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富春,边区抗敌后援会主任齐华,边区青年救国会代表高朗山开始见面,并且亲密地握手。此刻,军乐队演奏着最愉快而轻松的歌谱。边区人民和他们的国际友人,都融洽在有节奏的音乐里。他们的步调是一样的!

  盛大的欢迎会接着开始了。世界学联代表从千万群众的行列里穿过去,走上了主席台。群众们都高喊着:“全世界青年团结起来!”“援助中国人民抗战!”“为民主、和平、自由而奋斗!”“欢迎世界学联指导边区青年运动!”“欢迎世界学联代表指导与赞助全中国青年的统一与团结!”“反对法西斯的野蛮侵略,是世界青年的历史任务!”“全中国各抗日党派青年,巩固团结起来,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战斗到底!”……雄伟的吼声,继续了数分钟之后,边区青年的领袖高朗山,在主席台上出现了,他代表着边区二十万青年群众向不远千里而来的国际朋友致最热忱的欢迎词:

  “边区的青年们,听说你们来到中国,就感觉得异常的愉快。最近又接到你们到边区来的消息,真是高兴到说不出来,今天我们居然在这里和我们最敬爱的国际弟兄们见面了,心里的喜悦是不能加以形容的。

  “我们敬爱的世界弟兄们,你们来到中国,一定会看到中国千百万的群众,踊跃地走向斗争中来,走向民族解放的队伍里来。也一定会看到残暴的日寇,正在肆意残杀无数的中国青年,无数的中国人民。希望能经过你们,在全世界青年的前面宣布出来。推动他们更有力地来帮助在英勇斗争中的中国青年。

  “我们数十万边区青年,现在正和全国青年亲密地站在一起,积极进行抗日战争。希望我们敬爱的国际弟兄们,给我们积极的帮助和指示!”

  高氏致辞毕,邀请国际学联代表柯乐满先生、雅德女士演讲。在两氏演讲中,迭连获得群众的欢呼鼓掌。群众是用欢呼来答复伟大的国际朋友的同情的!两氏讲完之后,抗大学生起立唱《欢迎世界学联代表歌》。同样是流露着边区青年对国际弟兄们的热情,亲密,和团结得不可分离。[1]

  80年之后,我们不能不特别关注世界学联代表柯乐满以及代表美国学生的雅德的致辞。雅德在致辞中介绍了美国百万学生抵制日货、支持中国抗战的情况。而柯乐满的致辞则如延安热情的欢迎者一样,同样充满了欢快的情绪:

  我们非常感谢诸位朋友对我们的欢迎!

  今天在延安,看到了我们所早要想看见的抗大的陕公的及一切同学们与全延安的朋友们,我们高兴极了!兴奋极了!

  在抗战以前,中国早已有了学生运动并且在英勇地参加为民族解放事业的斗争,全世界青年均已知道了,听到了上海、北平、天津等地青年的反日示威运动,表示非常同情,我们很希望看看中国青年的伟大精神。我们今天到中国各地区,使过去的希望完全实现了。

  我们看到中国许多青年,在游击队中,在军队中,在农村中,在工厂里,在学校里,都在积极参加抗战工作,同时大家都紧紧地团结起来了。这不但中国如此,全世界的青年学生也团结起来了。全世界各党各派青年都在进行着帮助中国抗战,各国学生募集几十万几百万现金捐给中国,在美国、英国、印度的学生领导了抵制日货运动。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学生跑出学校,到商店中去,宣传他们不要买卖日货,捐出金钱,帮助码头工人,劝阻他们不要帮助日本运输军火,印度学生跑到农村中去,宣传不要买日货来实际地援助中国。世界上有三十多个国家学生要求国联来制裁日本,援助中国,各国学生在日本大使馆公使馆门前举行示威,抗议日本的暴行。我们在中国各省在延安看到中国人民这样的情形,我们相信:中国一定能胜利。(热烈的掌声)

  在最近,全世界青年将要开第一次大会,讨论保卫世界和平与民主及援助中国抗战的问题。我们希望第二次全世界青年大会,是在中国抗战胜利后,在南京来举行。(历时很久的鼓掌)[2]

  世界学联代表团一行人在延安总共停留了5天,每一天的行程都满满当当。幸运的是,当时出版的延安《新中华报》对他们在延安的活动,用几乎写实的笔法进行了介绍,让我们得以一睹当时的情况:

  世界学联代表柯乐满、傅路德、雷克难及雅德女士给《新中华报》记者的签字

  世界学联代表团到达延安后,备受延安各团体各机关与人民之热烈欢迎。分别举行盛大的欢迎会,……特将延安市欢迎代表团的情形逐日报道如下:

  六月三十日上午八时,假市政府俱乐部地址,由边区抗敌后援会召集座谈会,除代表团诸君列席外,并到边区总工会,边区文协,边区青救会,边区妇联,边区抗敌电影社,解放社,新中华社,延安市抗敌会,工会,自卫军,妇联会,商学学生会,农会等二十余团体代表,由边区抗敌后援会主任齐华先生报告边区民众运动概况及今后工作任务。

  齐华先生报告后,代表团诸君对边区民运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一、在各项抗战动员中的具体数字(如春耕等);

  二、劳资双方的关系;

  三、自卫军与青救会的组织与状况等。

  经过齐华先生一一解答后,至下午一时许结束了该会,并举行会餐。

  下午三时左右,党校全体师生,欢迎代表团前去参观,并参加其晚会。在晚会上,代表团诸君报告他们此来任务,与世界青年及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及援助的情形。

  七月一日上午参观陕北公学,全体同学并举行欢迎会。

  下午二时,中共中央召集干部欢迎会,到会有各机关各团体代表四五百余人,济济于大礼堂。大会开会后,毛泽东致欢迎词:

  中共中央谨以万分诚意,欢迎世界学联代表!世界学联对我国的衷心援助,派遣代表团来华考察,我们表示十二万分诚意!抗战虽然是要自力更生,但对外援助也有重大意义,我们需要国际援助,因为日本有侵略朋友,侵略者结成了统一战线,在世界上造灾难,我们也要与世界人民团结,来战胜法西斯。其次希望代表团在中国在延安所看见的一切有些什么意见,尽量告诉我们,我们并希望代表团把中国人民的愿望——即援助,带给将要开会的青年大会及全世界人民,以取得他们更好的帮助。

  新歌剧《农村曲》

  继有西北青救会代表冯文彬,边区文协代表柯仲平诸君讲话后,代表团柯乐满先生讲演。……后其余四人也发表讲演。……大会至五时始散会,中共中央并设宴招待。晚八时参观延安各群众团体庆祝中共成立十七周年纪念大会以后,在大礼堂开晚会。由鲁迅艺术学院及延安市艺术家登场表演,主要的两个节目,一个是《农村曲》(歌剧),其次是《松花江》(由京剧《打渔杀家》的旧形式,改成为新的内容),并夹杂一些歌乐及小调。博得观众热烈欢迎,至二日上午二时许始散。

  1938年夏,毛泽东与世界学联代表团在延安凤凰山麓合影

  七月二日,上午十时,由边区青年救国联合会召集青年工作座谈会,到有陕公,抗大及其他各学校青年工作者六十余人,由冯文彬先生报告《目前青年运动的环境状况与今后任务》。……冯文彬先生报告后,时间已至下午九时许了。为了节省时间起见,边区青年运动概况停止报告,继由各地青年工作者发表意见,其中有边区的,有广东的,有中国各个省的,甚至于有包括印度、缅甸、安南(笔者按:即越南)等地的华侨青年工作状况,一致对冯氏报告,给予新的东西,将其内容更加充实与发挥起来了。最后由柯乐满先生讲述英国、印度、美国、法国等国家中青年运动概况,该会至下午十二时许始散。

  七月三日参观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印刷厂,解放社,边区高等法院及其监狱等学校机关,晚间参加抗大欢迎晚会,抗大全体学生并赠送许多旗子及前线战斗胜利品,与红军十周年纪念章,甚至于女生队将自己所制的草鞋,亦送给代表,是证明抗大学生对代表团诸君欢迎之热忱。[3]

  为表示对国际学联代表的欢迎,鲁艺还专门准备了歌剧《农村曲》的演出。参与创作该歌剧的李伯钊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为了欢迎国际学联,我和吕骥、向隅等合作创造、演出了新歌剧《农村曲》。毛主席和我坐在一起在抗大看了演出。毛主席评价这出新歌剧是“亭子间来的与农民的结合”。[4]

  作为中共领袖的毛泽东对这次世界学联代表团的到来非常重视,不仅亲自陪同世界学联代表到中央党校参观,还与他们单独见面,并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情况以及陕甘宁边区的建设情况。[5]毛泽东说:

  边区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地方呢?一句话说完,是一个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现在有些人对于边区有两种不正确的观点:一种说边区什么都不好,有少数顽固分子这样说,这种说法显然不合事实。另一种说这里像个神圣的天堂,什么缺点都没有,这种说法也过分了。

  承诸位好意来延安参观,我就欢迎诸位的批评,指出这里的缺点,以便加以改正,使之更利于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

  7月4日上午,是世界学联代表离开的时刻,包括抗大、陕公、自卫军、群众团体的各界群众近万人纷纷在延安市南门外广场集合,欢送世界学联代表团。冯文彬致欢送词。致辞之后,各团体各学校纷纷向世界学联代表献旗,场面热烈。受到感染的世界学联代表雷克难、傅路德在演讲中表示,要把在延安所见到的一切,一点不隐藏地向全世界人民、向全世界青年宣布,并使大家尽最大的努力,支持中国的抗战斗争。欢送会上,还在征求了世界学联代表团同意之后,吸收柯乐满、雅德、雷克难、傅路德等4位团员为西北青救会的名誉会员。

  1938年夏,世界学联代表团在抗大参观访问

  世界学联拨专款修建的延安学生疗养院

  不久,世界学联给延安拨专款,于1940年底在延安建立起了学生疗养院。

  约半个世纪之后的1987年6月,曾经作为世界学联代表团成员的莫莉·雅德女士访问北京,并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赠送给中国。这批文物包括世界学联代表团1938年访问延安时拍摄的反映延安军民战斗和生活的电影、几百张照片,毛泽东和代表团正式谈话的记录全文,以及她的访华日记,她回美国后所做的演讲、报告及美国报纸的报道等。[6]

  1938年世界学联代表团在延安的历史留影把中外青年友谊的美好使者联系在了一起,也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80年前那一幕幕珍贵而感人的时代记忆。

  注解:

  [1] 延安万余群众欢迎世界学联代表降临,昨日正午在南关外举行盛大欢迎会,由边区青年领袖高朗山氏致欢迎词,《新中华报》,1938年6月30日,第2版。

  [2] 世界学联代表演讲词,《新中华报》,1938年6月30日,第2版。

  [3] 世界学联代表团离延,《新中华报》,1938年7月5日,第2版。

  [4] 李伯钊:回顾往事——日记摘抄,艾克恩编:《延安艺术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2页。

  [5] 毛泽东同志与世界学联代表团柯乐满先生雅德先生傅路德先生雷克难先生之谈话,《解放》周刊,第45期(1938年7月15日出版),第4—6页。

  [6] 张勉学:和龚澎相处的日子——怀念龚澎同志,吴介民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4月版,第3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