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

附文琵琶左右手全部指法记号说明

书名: 寻源觅真:西安音乐学院平湖派研究文集 作者:任畅 字数:141718

  朱英

  琵琶曲调,分文武两种,文曲宜高古雅静,余音不绝,武曲宜威严雄壮,一气呵成,指法甚多,各坊刻所载均不完备,其用指之法,左手大多不用大指,并有禁用小指者,考其原,大约大指用时不易,小指弹琴不用,弹琵琶者亦傲效之。然琴之不用小指,因琴弦过粗,小指力弱,发音恐微,但琵琶用弦较细,音节极繁,手生六七指,亦不嫌多,今有五指而用三指,未免自弃其妙。鄙人悉心研究,非唯不禁小指,并且加入大指,用以托弦之法,得声甚妙。兹将各种指法详细说明,并将各坊刻指法记号不同之处,附带注明,以便无论阅何种琵琶谱时,均能了解。此外增广绝妙指法甚多,以补他人所未知、他谱所未备,免致失传之虞,打破秘传之弊,公诸同好,高明者幸勿嗤为妄言也。鄙人研究琵琶,二十五年余,曾赴日、美两国演奏,著有大曲多种,嗣后由院刊陆续刻布,全部指法记号,分别说明列下:

  右手指法

  弓:弹也食指向外出弦曰弹(或作吅、单)。

  扌:挑也大指向内入弦曰挑(或作乚)。

  夹弹也 一弦上,大指挑,食指弹,连得二音,为夹弹(或作双:双音也弹两弦如一声,于两弦音叶处用之。

  宀:空也不按弦而弹曰空。

  ×:四弦也无论按何音,四弦均齐用。

  .

  勹:勾也大指向外出弦曰勾,食指向内入弦亦曰勾,但食指勾时少。大指勾宜于缠弦,食指勾宜于子 弦,唯大指最妙勾法,将 大指朝上,用左边指甲离肉二分处,向缠 弦外 击,得声较用指甲光亮而圆、高古而静(李氏谱有时用勾为丁,未免与左手之打相混)。

  广:摭也大指与食指,同时并勾两弦,勿令参差曰摭(或作)。

  八:分也大指挑,食指弹,同时并下,两弦同音谓之分。

  :摭分也一摭一分,同时并用曰摭分。

  匀:捻也大食指弹挑如轮,较夹弹更急(此系新增指法)。

  :滚也大食两指,上下弹挑极急,需圆而勿断,若滚水然。

  :马蹄 用快夹弹,上下走动如三角形,一重一轻,声若马蹄或称马颠(李氏谱有此指法,用△记号)。

  :拂也 大指急用力斜上一挑,自子至缠,谓之拂,与挑四弦相 似,唯挑四弦平行不斜(或作弗)。

  旦:提也左手按弦,右手大食两指撮起一弦即放,如弦断之声,但用于文曲时,亦需音长有韵。

  白:拍也左手按弦,右手大指朝上,用左边指甲离肉二分处,从缠弦底用力向外一拍,得声较提弦更脆(李氏谱有此指法而未经注明)。

  :弹拂也 在板上一 拂、眼上一弹(一夹弹亦可)谓之弹拂(李氏谱有此指法而未注)。

  末:抹也用大指甲背,在弦上向内一压,脱弦成声,谓之抹(李氏谱有此指法而未注)。

  :小扫也大食两指并捻,从缠弦用力扫下,扫后两指放开,四弦一声,用于文曲时,亦宜轻软(李氏谱有此弹法而未经注明指法者)。

  :大扫也食中名禁四指并列,从缠弦作急势一齐扫下,四弦一声,用于文曲时,亦宜轻软(各坊刻只有扫之指法一种,而不分大小)。:上扫也扫于品上,如连扫三次者,第一次扫于品下把,二次中把,三次上把,用此指法,必用挂线下来(李氏谱有此而无名,兹补名之)。

  :蝴蝶双飞也右手手心朝上,从食指起,四指约在品上把,或中把处向外一扫后,即将手心复转,手背向上,用大指一拂,仍在原处回来,谓之双飞(李氏谱有此)。

  :挂线也用下出轮,从子弦第一品起,直轮至缚弦上,需细圆而快,如一线然(李氏谱有此)。

  :摭扫也食中名禁四指并列,与大指同时在四弦上,齐摭齐分,谓之摭扫。

  口:扣也大指勾,食指弹,同时并下,勿令参差,谓之扣。

  :摇指也大指一挑一勾,连而不断,多至几十次,以圆快为妙。

  :七操声也大食两指捻住,用力从缠弦弹出、子弦 挑入,在四 弦 上来回如一,音同七操(李氏谱有此指法)。

  乚:扎也大指托住食指甲背,在离桐木板五分处一弹,其声如 扎(李氏谱有此)。

  卜:卜也大指甲压在子弦之上,食指向外一弹,其声如卜,以此代腰板,但弹《普庵咒》,扎卜并用时,如此写法,唯卜不作板用(李氏谱有此)。

  :休止也弹后略停约三四秒钟(此系新增)。

  :渐快也弹一段曲,由慢而渐快(此系新增)。

  :减慢也弹一段曲,由快而减慢(此系新增)。

  :转快也前段慢板,后段转入快板(此系新增)。

  :转慢也前段快板,后段转入慢板(此系新增)。

  :渐远声也弹时由重而渐轻(此系新增)。

  :渐近声也弹时由轻而渐重(此系新增)。

  :重一遍也此记号记于一段之头末者,此一段重一遍;记于一段之头二三段之末者,即二三段统重一遍;记于一二句头末者,即一二句重一遍(此系新增)。

  :延长也工尺中注有此者,即将本音延长之意(此系新增)。

  :断也音节稍断之意,较休止时间略短(李氏谱有此而未注)。

  品:扫弹也在四弦上连扫带弹,谓之扫弹(李氏谱有此)。

  :囵滚也大食两指并捻,从缠弦至子弦、回缠弦,弹一圆圈(此系新增)。

  :手囵文尾煞也右手在四弦上轻轻作圆圈一轮,快如轰,轮后稍待,再以左右手,上下同时在四弦上一覆,此用于文曲之收尾也(李氏谱有此而未注指法)。

  :手囵武尾煞也右手在四弦上用力作圆圈一轮,快如轰,轮后即一扫,左右手上下同时急在弦上一覆煞住,须要雄壮,此用于武曲之收尾也(李氏谱有此而未注指法)。

  :上煞住也左手在原按处往上一移,即回原处,同时右手一扫而煞,用于武曲暨快板曲收尾(李氏谱有此未注)。

  :手囵煞也右手在四弦上作圆圈一轮,快如轰,轮后左右手上下同时即在四弦上一覆,将音一煞,然后放开再弹,此用于曲中也(李氏谱有此未注)。

  :煞住也按弦弹后,急将左右手同时在四弦上一覆,将音煞住(各谱原与煞弦不分,今特分为煞住)。

  車:轰也空四弦用力一轮,快如闪电,谓之轰。

  :勾搭也大指先将缠弦一勾(或中老),然后食指在子弦上,一勾一弹一勾,共得四声或用一弹一勾一弹亦可(李氏谱作)。

  :挑扫挑也左手按住四弦,右手一挑一扫一挑,快如一声(李氏谱注此)。

  :单轮也 轮有上下之分,以食中名禁次第弹下,然后大指挑上,谓上出轮;以禁名中食次第弹下,然后大指挑上,谓下出轮。上出轮唯弹《将军令》圈轮等用之,余皆宜下出轮。两种轮法,均需圆活,连而勿断,单轮者即轮一转也(或作李氏谱单双不分。

  :双轮也双轮者,在一音之上,连轮两转也。音长板宽或散板处,宜用双轮;音快板紧处,宜用单轮。

  :长轮也长轮者,在子弦轮曲一段,连而不断也。

  :满轮也四弦齐轮一句或一段,曰满轮。

  :双单轮也在两弦双音上,用一单轮。

  :双双轮也在两弦双音上,用一双轮。

  :双长轮也在两弦双音上,用长轮。

  :挑轮也大指 先 挑 缠 弦(或 中 老)而 后 轮 子 弦 或 挑 四 弦,记 号 如此()。

  :拂轮也大指先拂而后轮与挑四弦轮相似。

  :勾轮也大指先勾缠弦,而后轮子弦,大概用一勾一轮最多(李氏谱注此)。

  :扣轮 也先扣而后轮,大约 用于一句之头末字最 多,李氏谱 之《海青拿鹤》注此()者即扣轮。

  :小扫轮也先小扫而后轮,大概用一小扫一轮时最多,轮时即将大、食两指放开,不可仍如小扫时之并捻(李氏谱有此)。

  :大扫轮也先大扫而后轮,大概用一扫一轮时最多。

  :滚轮也轮时若滚,一轮一顿(李氏谱有此)。

  :圈轮也轮如圆圈,大约用两 弦 或 三四弦时居多,宜 上出轮。李 氏谱注此()者,即在佃伬两音上圈轮。

  :推轮也右手轮时,左手将弦推进(李氏谱有此未注)。

  :吟揉轮也随吟揉而轮。

  :带轮也轮时在音上一带过去,为时极快。

  :扳轮也将 大指向上捻一拳,手背 向外,离 桐 板五 分,用 禁 名中 食四指,在板上用力一轮,连得四扎声(李氏谱有此而未注)。

  :勾搭带轮也大指先勾缠弦后,余四指在子弦上一下轮,连带一弹一勾是也(此系新增)。

  :轮扫也四指斜扫一轮,谓之轮扫(此系新增)。

  左手指法

  :半音也按半音相品时,以此记之(此系新增)。

  巾:带也右手弹后,左手名指(或中小指)随带起一音也。

  攵:擞也食指按弦弹后,即将名指(或中指)在下搔弦得声(或作勹,未免与勾相混或在工谱旁注有乀此者)。

  :泛音也右手或弹或挑,左手将指(食中名均可)浮点弦上,在品或相之正峰,两手并下,音贵清圆,右弹宜重,左点宜轻(或作乏)。

  :吟揉也弹后按弦往来摇动,左右约三四分,若吟哦然(或单写 亍、单写犭)。

  佳:推也左手按弦后,即向里推,同时右手弹下,能得双音。如凡音推成六音,上音推成尺音之类(或作犭,未免与挑相混)。

  丁:打也上一指按弦弹后,下一指即在下一二品,打弦得声,其法与带相似而用稍重。

  力:勒也左手食指由末品起,压住子弦,向上一勒。同时右手作轮,谓之勒(此系新增)。

  乇:托也左手大指托住一弦或二弦,从末品下一勒至相。同时右手作轮,谓之托(此系新增)。

  示:捺音 不弹而按弦得声,谓之捺音(或作)。

  手:拿也右手弹后,左手将按住之弦,向外一拿,与“佳”相反(向有此弹法,而无记号)。

  :推拿也左手食指按弦外拉,同时名指在下三品,按弦内推,谓之推拿(李氏有此而未经注明)。

  :拖也乘弹出音之际,按弦拖上一位或几位,两音蝉联不断,如不弹用虚时,记如此“”,为虚抑(李氏谱有此)。

  :抑也乘弹出音之际,按弦拖下一位或几位,两音蝉联不断,如不弹用虚时,记如此“”,为虚抑(李氏谱有此)。

  :煞弦也左手按子弦略推过,将指甲抵住中弦,右弹中弦,得声于指甲之上,须有煞声为佳。

  :绞弦也左手名指按子弦向内推进,绞两弦推过中弦,绞三弦推过老弦,食指在上勾中弦或中老两弦,用力一压,右手满轮所绞之弦或用中老两弦绞亦可,绞两弦者记号如此“”,绞三弦者如此“”(或作交)。

  :拢也右手长轮,左手用中食两指。在接连二品上,连打数声(李氏谱有此未注)。

  其他不属于左右手之记号

  :子弦也

  :中弦也

  :老弦也

  :缠弦也

  :散板也即不拘板眼之意也。

  :起板也即在此起,方有板也。

  :即同上之意也。

  :轻音也

  :重音也

  :曲终也

  :压也弹时左手食指或中指压住四弦此左手指法补遗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