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

边区青年代表大会

书名: 延安1938 作者:王纪刚 字数:148839

  筹备了很久的边区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于十月二日开幕了,前一天延安的街头就开始飘扬起庆祝大会开幕的旗帜、标语和动员青年参加战争的各种漫画,这些颇为引人注目的宣传品有力地吸引了延安近万的热血青年,来深切地注视这个负有推进全国青年统一运动的“边青大会”。

  1938年10月2日在延安召开的边区青年代表大会,如同参会的年轻人所洋溢出来的青春活力一样,同样体现出热烈欢快以及青春的气息。

  当时发表在延安《新中华报》的报道,从一开始就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1938年10月5日,延安《新中华报》第2版报道《边区青年代表大会开幕》

  筹备了很久的边区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于十月二日开幕了,前一天延安的街头就开始飘扬起庆祝大会开幕的旗帜、标语和动员青年参加战争的各种漫画,这些颇为引人注目的宣传品有力地吸引了延安近万的热血青年,来深切地注视这个负有推进全国青年统一运动的“边青大会”。[1]

  而关于这次会议的宣传,早就在进行了。

  1938年9月10日,边区临时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救会”)、边区青年代表大会筹备会联合发布致全国青年团体与青年的公开信,通报拟于10月2日在延安召开边区青年代表大会,希望全国每一个青年战友,都积极地给我们以热烈的援助!每一个先进的青年团体,都能选派代表出席大会。[2]

  在大会召开之前几天,延安《新中华报》发表题为《边区青年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文章,阐述了大会的意义,不仅要选举产生全边区的青年领导机关——“边区青年救国联合会”,而且要在总结一年来青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具体任务,促进全国青年运动的统一。希望青年朋友们多多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还充满激情地写道:让我们一起鼓掌欢迎大会的开幕吧![3]

  10月2日,大会在代表们热烈的掌声中开幕了。

  后来刊发的通讯报道描述了边区青年代表大会开幕时的场景:

  开幕的早晨,记者向大会预定的会场——中央大礼堂走去,在会场门口的一切壮丽布置,要算正中所高悬着的一幅漫画最有意义,它所表现的是成千上万的青年,拥进“青年救国联合会”的门里去,那是预祝着全国青年统一战线的最后成功。走进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张说明边区青年救亡高度发展的图表,从这些表上,我们一看就可以了解边区青年已大都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了。会场四周满布着边区各机关、学校、团体以及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北青年救国会、第八路军政治部、陕西各县民众团体等所赠之贺词约一百余幅,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至于主席台的布置也很庄严,两旁设有蒋委员长及毛泽东同志的巨像。并摘录蒋委员长对塔斯社记者的谈话及毛泽东同志对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各一小节,以资作为青年参加抗战工作的准绳。

  九点以后,代表们和旁听的来宾都拥挤不断地步入会场,一个挨着一个,会场上渐渐地挤满了活泼的人群,据大会秘书处统计,出席大会的代表共有二百零四人,大都来自农村。这时,首长们也陆续地来了,有从前方回来的贺龙师长,还有高岗同志,王观澜同志,齐华同志,冯文彬同志等。不久我们不断前进的革命老人林伯渠主席也在主席台上和数百个青年代表相见了。

  “欢迎代表唱歌!”首先由旁听席上一位同志领导着喊了起来,接着是“欢迎旁听同志唱歌!”“欢迎抗大代表唱歌!”“欢迎新闻记者唱歌!”……歌声一抑一扬地在空际动荡着,揭开了大会的序幕。[4]

  与延安几乎所有的集体活动一样,边区青年代表大会首先是在歌声中酝酿的。而当大会主持人张唯明跳上主席台正式宣布开会时,同样也是在歌声中进行的。全体代表在统一指挥下,齐唱《青年进行曲》。于是,“前进!中国的青年。挺战!中国的青年。……”雄壮的歌声便充盈了整个会场。

  大会推选毛泽东等7人组成名誉主席团,并推举高朗山等15人为大会正式主席团。随后,由大会主席高朗山致开会辞。贺龙、林伯渠、边区党委代表王观澜、边区抗敌后援会主任齐华、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长李昌、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简称“西青救”)代表胡乔木也在大会上做了讲话或发言。

  大会还宣读了西青救、抗大同学会、抗大民先队部、民先总队部、边区党委、第八路军政治部、边区妇联等团体致大会的贺电,通过了大会起草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及大会秘书长名单。并在通过大会的议事日程后,结束了第一天的任务。

  大会第二天(3日)上午,由中共青年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冯文彬做关于目前抗战形势与青年运动任务的报告。他那活泼的态度、常常带些滑稽的词调,使在场代表们丝毫没有一点倦容,会场上,不断地发出哄堂的笑声。[5]第三天(4日)由边青救主任高朗山报告边区青年救国联合会一年来的工作。第四天(5日),分别围绕文化教育工作和青年参战问题进行大会讨论,经过热烈发言后,高朗山就两天来的讨论,包括组织问题、青救与学校问题、参战问题、青年统一战线问题、青救与外地各青年团体的关系等问题做总结。第五天(6日)首先通过青救会执行委员会名单,并选举出席西北青年救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最后通过了大会决议案和致全国青年电。[6]

  冯文彬(2排右1)与青训班毕业学员组成的即将开赴抗日前线的战地工作团各分团负责人合影

  边区青年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并代表边区16万青年发表宣言:号召全边区以及全国的青年立刻动员起来,加入抗战斗争中去,建立全国范围的抗日青年统一战线。[7]

  按照会前“群众头子”齐华的说法:青年代表大会的开幕,“是要把一个模范的青年延安拿给全中国去看的”。[8]

  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所倡导并推行的伟大革命实践也充分证明,延安的青年们是模范的,从延安走出去的青年们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先锋战士!他们投身到了中华民族抗战与解放的壮丽事业中,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甚至最宝贵的生命谱写出了光彩夺目的青春乐章!

  注解:

  [1] 边区青年代表大会开幕,《新中华报》,1938年10月5日,第2版。

  [2] 为召开边青大会:全国各青年团体转全国青年,《新中华报》,1938年9月15日,第3版。

  [3] 边区青年代表大会的召开,《新中华报》,1938年9月30日,第4版。

  [4] 边区青年代表大会开幕,《新中华报》,1938年10月5日,第2版。

  [5] [6] 边青大会五天来工作概况,《新中华报》,1938年10月10日,第2版。

  [7] 边青代表大会宣言,《新中华报》,1938年10月10日,第4版。

  [8] 柯仲平:完成我们的任务,《新中华报》,1938年9月30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