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这个世界对话的精神狂欢
书名:
心语与谁 作者:陈平军
字数:90925
自1989年12月26日在《安康日报·香溪副刊》发表第一篇散文诗《独坐冬日》到现在,与散文诗结缘、相伴已经近三十年,其间为了生计,有过若即若离,有过痴迷耕耘,但始终没有远离,一些不分行的文字先后走上《诗刊》《星星》《诗选刊》《散文选刊》《散文诗》《中国诗人》《四川文学》《山东文学》《散文诗世界》《中国散文诗刊》等专业期刊的不大也不小的版面;入选过《中国当代诗库2008卷》《中国散文诗人》《中国散文诗》《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年度散文诗》等厚薄不一的选本;获得过不大不小的各种奖项。也曾使我参加过被誉为中国散文诗“黄埔军校”的选拔严苛的“第十五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这个笔会以散文诗作品质量为选拔标准,评委匿名评审,每年每三个省选拔两人,全国每年不超过二十五人,每人一生只能参加一次,在诗歌界与青春诗会齐名);先后公开出版散文诗集《边走边唱》《好好爱我》《心语风影》;2007年成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所说这些,不是显摆,实则告诉大家,我一直在途中,一直在坚守,还未抵达,也不可能抵达,因为散文诗艺术的道路没有终点。
在我看来,散文诗这种文体,兼顾诗歌与散文的部分特征;核心与本质仍是诗歌,而叙事有了更大的空间与可能。这就要求写作者坚守一个前提,首先必须掌握诗歌的基本写法,注重意境的选取、意象的提炼,修辞上多以隐喻、象征、夸张、排比等形式,结构上采用现代主义,随意识流动,重思维跳跃,避免平铺直叙式的展示等。我知道这些要素,还知道一切写作都要紧跟时代潮流。但是,我习惯了随心所欲,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刻意去追求文体的纯粹性,诗性不够,散文的特性多了些,自我精神世界的展示多了些,社会深层次的探求少了些,无论啥样成色的文字,都具有年龄、时代的烙印,都是一个纯粹的作家面对这个斑驳的世间的对话。对心灵世界的深入交流,对精神范畴的无私探求,是一个人的心灵舞蹈,是在普通世相中的深入浅出的内心隐秘的再现。在散文诗领域要杜绝空洞的抒情,把叙事小散文当作散文诗来认识,更要摒弃把哲理警句当成散文诗文本的浅陋。散文诗不是不可以抒情,不是不可以哲理,在散文诗文本里诗意永远是第一位的。
再说说这本小册子吧,收入《心语风影》的作品写作时段跨越2005年至2015年十年,2016年3月由线装书局出版,首印一千册于5月到我手中,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就已售罄。购买者遍布全国近三十个省(区),不得已于6月又紧急加印一千册,现在也只剩下不到一百册。《心语风影》出版后,有来自全国的十多位作家、评论家撰写有评论文章十余篇,先后发表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其中有一位作家在十天内写了两篇评介文章;这本散文诗集也入选了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组织的全国业内专家评选的“2016中国散文诗排行榜”。这一切都说明大部分的文字已经走进了广大读者的内心,大部分的读者也怀着宽容的心态原谅了部分篇章的偏散文、偏诗歌的倾向,谢谢。更要谢谢安康周末人读书会的广大书友,没有忘记在捐赠两年之后的今天重读这本不算厚重的小册子。谢谢大家牺牲周末休息时间来倾听我与这个世界对话的精神狂欢。
2018年5月19日于安康人周末读书会